今天日常刷twitter,发现半天才加载出来,一开始我以为是有人在下载我网站的文件导致宽带占用太大,但是 iptraf-ng 看了一下实时网卡速率才不到 500Kbps 左右。
然后到 SSR 交流群里看了一下,才知道今天电信出口爆炸……
测试了一下,打开 Google、Youtube、Facebo、Twitter 都很慢,要加载很久,已确认不是梯子的问题,香港,美国,新加坡的都是一样的速度,手机和电脑都测试过了。
无论是 4G 还是固定宽带,都是非常慢,所以基本可以确定是出口爆炸。。
以下内容截取自:https://www.bandwagonhost.net/2602.html
一、海底光缆故障说明
2018 年 9 月 18 日 2 点 43 分接 TPE NOC 邮件报 2018 年 9 月 18 日 2 点 40 分 TPE 海缆 S4 发生 shunt 海缆故障,TPE S4 断点位置为距离崇明 993KM。(2018-10-14 19:49:44 接 TPE NOC 通知已修复完成。)(消息来源)
2018 年 10 月 7 日 22 点 53 分接 TPE NOC 邮件报 2018 年 10 月 7 日 22 点 06 分 TPE 海缆 S1S 段发生 Shunt 故障。故障点距崇明 374KM。当前业务未受影响。(消息来源)
* Shunt 故障:海缆故障发生时业务没有受影响是 Shunt fault(旁路)海缆故障,可是随着时间推移,里面大光纤逐渐断了,海缆故障由 Shunt fault(旁路)海缆故障变成 Short fault(短路)海缆故障。
2018 年 10 月 11 日:S4 修缆时,S1S 未修完缆,双断情况下影响下列方向电路:
北京-美国,上海-美国,上海-日本,上海-韩国,上海-加拿大,上海-台湾,福建-台湾,广东-美国,广东-韩国,香港-美国,香港-日本,新加坡-美国。
100G 电路 51 条,10G 电路 91 条,5G 电路 1 条,3G 电路 1 条,2.5G 电路 17 条,1G 电路 12 条,专线不做统计。
TPE 海缆 S4 计划完成修缆日期 10/12, TPE 海缆 S1S 预计修缆时间为:2018/10/19-2018/10-22。(消息来源)
TPE S1S 最新修缆时间为:2018/10/16-2018/10/20(消息来源)
具体一点就是(消息来源):
- 联通 CUG 日本部分掉线
- 联通到 IIJ 主要出口掉线
- Softbank 东京到电信 上海掉线
- NTT 到电信出口少不少
- 163 PDX (波特兰)到电信 上海掉线
- CN2/163 美西到中国大陆受影响
- 163 东京部分出口到电信掉线
- KDDI 东京到电信上海掉线
简单总结:目前 TPE 海缆的故障导致了中国到美国之间的线路受到了影响。当然中国到美国不止这么一条线路,但是看上面的统计数据可知 100G 电路 51 条,10G 电路 91 条,加起来已经有 6000 多 G 的带宽受到了影响,影响范围算是比较大了。所以这几天大部分 VPS 提供商的美国路线都不太稳,这个属于“物理伤害”,VPS 商家无法解决,也不是服务商的问题,只能等待负责维护海缆的工程师们去修复。
二、海底光缆 TPE 简单介绍
跨太平洋快线(Trans-Pacific Express,简称 TPE),又称横太平洋快速海缆,为连接中国大陆、中国台湾、韩国、日本和美国的一条海底通信电缆。由中国电信、中国网通、中国联通、中华电信、韩国通信和威讯六家通信运营商共同出资50亿美元筹建,之后 AT&T 和 NTT 于 2008 年 3 月加入建设。电缆所有权由6家出资业者分担,全长 11,000 英里(18,000 千米),于 2008 年 9 月建成,日本登陆点于 2010 年 1 月建成。(参考:维基百科)
电缆在以下地方登陆:
- 中华人民共和国
- 上海崇明岛
- 山东省青岛市
- 台湾新北市淡水区
- 日本千叶县南房总市(原丸山町)
- 韩国庆尚南道巨济市
- 美国俄勒冈州尼多拿海滩
TPE 的线路图如下(参考来源):
三、可以尝试的解决方案
方法一:等待。从上面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 TPE S1S 最新修缆时间为:2018/10/16-2018/10/20,今天已经是 10 月 17 日,这几天已经在着手修复,所以等待几天就能恢复。
方法二:购买香港 VIP 服务器。这个当然还是中国电信的口号:世界加钱可及。中国香港到中国大陆的线路未受影响,速度有保障。
方法三:切换到其他国内地区(速度慢,临时解决方案)国内线路是不受本次故障影响的,依然可以正常使用。
测试过了,OneVps日本从香港出口,直连东京,所以没有影响
GGC由于是中美CN2,丢包 跳ping严重.
TW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范围内吧,写ROC可能好一点?
Maybe, 不过原文章是这样写的,我照搬过来了